北大武山照片集

這裡蒐集的照片 (目前) 全是 2005 年 1 月 18 日拍攝的, 那是個中央大學登山社的寒假活動隊。 這次登山首度嘗試煮紅豆湯,很成功而且很快。下山以後吃了海鴻餐廳的萬巒豬腳, 果然風味特殊。

以下 (目前) 只有第一幅是阿丹的作品 (Contax T2 on Kodak 100 Slide, 郜錦程用 MicroTek ScanMaker 8700 代為掃描), 其他全是曾安國教授的作品 (Leica Minilux,Kodak 100 負片, 沖洗相片的公司代為掃描製成光碟)。

鐵杉武影

我認為登北大武山就是為了欣賞杉樹的各種姿態。 或許是可憐,生長在這種地方的樹木無法瀟灑自然地成長, 因為必須向上爭取陽光、向下爭取水源,還要向四面八方抵抗強風颶流, 所以這一群杉樹都不能簡簡單單地直立著,而必須紮好馬步, 各自橫練一身挺得住冰風雪雨的筋骨。行走其間, 看這樹林就好似一群武藝高強的隱士們正聚在北大武山談拳論劍。 如果有心跟著練,說不定就能參悟出一點可以用來修身提氣的身形呢。

登稜之前,晨曦中薄霧襯托鐵杉的剪影。 上回是襯著星空看鐵杉,這回是托著霧氣看鐵杉,各自有美麗的剪影效果。

在登頂前,東邊吹來強勁的冰霧,讓鐵杉順著風勢長出冰織的枝葉。

要看過這種景緻,才能明白為甚麼古人畫出那些掛在故宮牆上的窄窄長長的潑墨山水啊。

箭竹經常生在鐵杉林的腳下,而人們鑽行於箭竹叢中, 經常忽略了舉頭三尺就有高大的樹林。

漸行漸高,而林外霜深霧重。穿著綠色夾克的是恩冉,背著橘色背包的是阿丹。

強風撲來,吹落原本裹在針葉外層的冰霜,如針般紛紛灑落在行者的頭上、肩上、腳前。

這位大師的姿勢,是我想像中的『亢龍有悔』。

下山時,西側的雲霧漸開,有時微弱無力的陽光可以穿透過來。

透著薄薄的陽光,深林淺霧互相渲染成畫一般的實景。

迷濛中,人與山與樹與霜與露,難分難解。

一層又一層的分叉系統,是哪個微分方程動態系統造成的呢?

這顆樹的身段真是經典的中國風味,玩賞盆栽的日本人, 豈不就是想要在庭院中複製這種古典姿態嗎?

東邊還吹襲著不肯稍歇的冰霧,西邊卻開始曬到太陽。

屏東平原暖暖地仰臥山腳下, 濛濛水汽中海岸線依稀可見,而北大武的山頂獨自地隱藏在一團烏雲裡面。

你也在翹首盼望著今日的陽光嗎?

山的容顏

日湯真山彷彿浸浴在蒸騰的溫泉當中。

南大武山似乎山勢更俊美些,可惜身高不足,沒有被排為百岳, 也就人跡罕至了。

夕陽照在今年的最後幾片枯葉上。再怎麼枯黃的葉片,有夕陽照耀藍天襯底, 也紅豔自信了起來。

屏東平原湧來的雲海,翻不過南大武山,只能溫順地依偎在他的臂彎。

一株細瘦尋常的落葉木,在一日將近的時刻,享受著屬於它自己的那一份閒適。

人跡

檜谷山莊以它螢光的門樓迎接遲歸的旅人。

日本人立在大武祠的『太平洋戰爭』勝利紀念碑。 我們的語彙通常稱那次戰役為『偷襲珍珠港』。 那一役,日本人的確是勝利了。

台灣換過幾次執政,這間小屋就換過幾次主人;或者更多。 現在拍攝到的是魯凱族的祭壇牌位。

[ 單維彰的登山履歷 ]

Created: Feb 7, 2005
Last Revised: 2005-02-14
© Copyright 2005 Wei-Chang Shann 單維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