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棟蘭的傳奇人生

單維彰的私人書摘

張維卿、張維廉(2021)。張棟蘭的傳奇人生。新竹市:文化局。

張棟蘭(Tung-Lan Symonds Chang, 1900-79),湖口客家人,秀才之子, 育有二子二女,皆承衣缽而有卓然有成。 這本傳記是其二名公子合撰;某種程度上,這本書想要更正以小說形式寫成的張棟蘭傳: 東方白的《浪淘沙》。 張先生有五名子女:維廉 (1933)、素妃 (1934,她可能是臺灣第二位女博士)、淑姬 (1936-42)、維卿 (1937)、真媛 (1941)。

張先生 1915 年報考臺中中學校第一屆入學考試,306 名應試,錄取 100 名,他是榜首。 1919 年以第一名畢業。(當時臺中中學校是四年制嗎?)

Page 25
當時臺灣總督府鼓勵臺灣人將子弟送至日本求學,... 到 1921 年臺灣的日本留學生已增至 699 名,包括不少棟蘭的親友。
Pages 24-28
1923 年考入早稻田預科學院,繼而考入英語文學系。 1927 年撰寫畢業論文,是《野性的呼喚》的書評,該書出版於 1903 年。 教授建議臺灣總督伊澤多喜男讓張先生到剛成立的臺北帝國大學英語系擔任教職, 當時已有杜聰明(臺北帝大醫學院)、林茂生(台南商業專門學校)兩位指標人物, 整個臺灣高教領域,僅有這兩位臺灣人。 1928 年 3 月 21 日離開日本,被任命為新竹中學校(成立於 1922 年 4 月 1 日)的英語教師。 即使降了一級,仍是台籍第一人。
Page 40
當時中學校教師是有免費「官邸」的(宿舍),但品質還不到臺灣資產階級仕紳的水準。 張先生為了迎娶臺灣(萬華)富商(河洛人)陳其春之女(陳尾/陳芸蕙,1908 年生,畢業於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而另外租賃大房子,每月租金約 25 日圓。 當時(1929)台籍警察平均月薪大約就是 25 日圓(10 美元), 小學教師 30-50 日圓,張先生月薪 100 日圓,但日籍中學校教師有 160 日圓。
Page 45
新竹中學校最初十年的校長是大木俊九郎,頗受張先生尊重。 大木校長推崇日本劍道,但嚴禁棒球之類的活動,認為它以競賽求勝為目的, 不利於學生身心發展。(p.89) 這十年台、日學生人數各半,雖然錄取率還是很懸殊,但學生之間幾乎沒有種族衝突。 第二任校長荻阪進治(1932-37 在任)把日、台學生人數改為 2:1, 校園內的糾紛就開始多了起來。
Page 69
1944 年戰情惡化,有一天日軍命令學生到海邊的紅毛小學露營,挖掘一條沿海邊的戰壕,並在附近山上建築堡壘。
Page 75
在台灣所有城市中,新竹遭受了最嚴重的破壞:美國飛機總共投擲了 2,340 噸的炸彈,嚴重炸壞市區,包括心燭火車站附近的新竹大酒店、製糖廠、海軍和陸軍基地、軍事機場。例如在 1945 年 5 月 15 日,B29 轟炸機從上午 10 點到下午 3 點於新竹投擲炸彈和燒夷彈。... 當天傍晚棟蘭爬出防空洞,發現這座城市的四分之三被炸毀或燒毀。

美國潛艇的封鎖似乎完全孤立了這座島嶼。... 日本人一方面擔心局勢逆轉會引起臺灣人反抗,因而對他們採取更強硬的措施,但另一方面也採取較平等的措施,盼能贏得民心。

Pages 79-80
臺灣省行政公署 1945 年 10 月 25 日開始運作, 11 月 7 日任命郭紹宗少將為新竹州接管委員會主任委員。 他任命張先生為教育課長,接管新竹州原教育課一切事務,包括大約 150 所中小學; 辛志平被任命為新竹中學校長,張先生代理到他抵達為止。

政府在靠近新竹火車站及棟蘭被炸毀的老家附近,接管了一座較小、以扁柏樹木材建造(未使用任何鐵釘)的雅致房屋,棟蘭幸運地成為該房屋的合法擁有者,全家於 1946 年春天搬進那棟房子。棟蘭稱它為「檜木宮殿」。

芸蕙早就認識原屋主森夫人... 他們全家三口都在戰爭中死亡了。... 戰爭期間,儘管周圍許多房屋,甚至位於房內後院延伸部份的房屋已被燒毀,但除了後走廊上有一兩個小小的洞以外,這座檜木宮殿卻奇蹟般傲然屹立。

棟蘭於 1946 年 3 月被任命為新成立新竹市立初級中學的第一任校長(該校承接新竹州立高等女子家政學校)。同年 9 月,他以臺灣省教育考察團成員身分,到上海、南京、北京、天津、青島和杭州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訪問。1950 年該市立初中擴增高中部,改稱新竹縣立新竹中學。(搭配九年國教,該校 1956 年 8 月裁撤高中部,在學高中生移交竹中、竹女,專辦國中,稱新竹一中,1968 年改名建華國中。)

張先生在 1946-56 年間擔任新竹市立初級中學/縣立新竹中學校長, 他在新竹縣市試辦「免試升學」(國小升初中)前離職, 該校在民國 45 學年改為新竹一中(國民中學),接任之校長為羅富生(1956-67)。 張先生卸任中學校長之後,先在臺師大(當時是省立師範學院)頭份分校(1955-64,借用頭份鎮大成中學)擔任英語教授,後來可能歸建臺北市的臺師大。 從年表來看 (p.127),1964-5 學年,他幾乎該要屆齡退休之時,卻有一年的休假研究(當時是臺灣省立師範大學);甚至在延退時期的 1971 年第二度研究休假,1972 年正式退休(當時已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顯然當年的休假規定比現在寬鬆很多。

臺灣第一位女博士可能是謝娥 (1918-95),1952 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公共衛生博士。

[ 回上層 ]


Created: Apr 2, 2023
Last Revised:
© Copyright 2023 Wei-Chang Shann 單維彰     [Home Page]
shann@math.ncu.edu.tw